从昆曲中感受文化价值 苏州大学教授周秦做客敬敷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1-06-05发布者:团委浏览次数:

6月2日,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秦教授做客敬敷大讲堂,在龙山校区图书馆东报告厅畅谈“昆曲的遗产价值与保护传承”,为现场的300余名学生和观看网络直播的6万余名观众带来了昆曲艺术与文化。

昆曲的悠久历史与昆腔源流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州的‘名片’是什么吗?”周秦向学生们抛出一个疑问,引出讲座的主题是苏州两大“招牌”之一:昆曲。从顾坚与玉山草堂雅集到魏良辅与新声昆山腔,周秦将昆曲在650余年历史中的盛衰演变娓娓道来。

周秦解释,其实昆腔、昆曲与昆剧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起源于昆腔,经历了订立规则、规范腔格、论定口法、编订曲谱四个过程。“昆曲首先是一种戏曲声腔,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它取材于唐宋诗词、元明散曲、民间俗曲等丰富源头的2000多个曲牌,将曲牌组合成成套的套式。”周秦向同学们普及了六旦、板眼、曲牌等昆曲基本知识。

“600年的音乐声腔,400年的唱词,让人听起来总是戚戚然的,从昆曲的唱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淡淡的哀愁,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活的思考。”由昆曲说到人生的哲理,周秦一气呵成,并拿出竹笛现场演奏了一曲,玉笛幽声、轻吟曲转,在场师生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昆曲的美妙与动情。

昆曲的遗产价值与文化特征

“昆曲几经衰落,但生命力极强,直到近代才重新走上了复兴之路。”昆曲的遗产价值体现在音乐、文学、表演、舞美等广泛的文化领域。作为文化遗产的属性,昆曲没有“创新”的理由和义务;但是在市场化背景下,昆曲无疑还是一种文化产品或文化商品,它需要面对现代观众,存活于当下舞台。

周秦教授以时间为序,先后介绍了在昆曲复兴路上来自“民间”“政府”“世界”的三剂强心针。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昆曲艺术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昆曲也重新焕发出生机,并且涌现出一批昆曲艺术的传承人。

从昆曲艺术的传承载体出发,周秦教授坦言,根据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归根结底可以说是由参与其事的人创造、传播并最终得以实现的,正是因为一代代“掌握传统文化技艺的人们”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昆曲艺术,周秦教授还评价:“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活的人类瑰宝’!”

昆曲的百年传承与振兴之路

17年,累计公演394场,观众超过100万人次……这些都是青春版《牡丹亭》创造的记录。“我们从国内走向国外,收获的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说起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就,周秦充满着自豪,“我们可以自信,可以自豪,我们的传统文化很优秀!”

讲座结束后,应用心理学专业2019(2)班的张世林主动走到台前和周老师进一步交流,“周老师用故事和现场的演绎,一点点拉近我们同昆曲的时空距离,引导我们领略昆曲独特的魅力,他不仅告诉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告诉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这是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挺起腰杆的精神底蕴!”即将于今年9月参军入伍的他还表示,在参军之前一定要到苏州去听一听昆曲,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师生们通过聆听报告深刻地认识到昆曲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 “我们不仅要感受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更应自觉承担时代责任,把它们传承下去。”(撰稿:韩菲旸 王士凌 摄影:王嫚嫚 吴雪 郑艺 审核:陈东 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