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家乡这么厉害!”“我为家乡骄傲!”“长见识了!”自7月20日,我校美术学院开展“寻˙迹”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来,参与其中的400余名学生就没有停下过对自己家乡的感叹。在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家乡寻找到的历史古迹、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地方文化符号多达500个。
280余处历史古迹涵盖近30个地区
徽州古村落、广西防城港、苏州平江路建筑……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院学子不断为历史古迹的探寻和挖掘贡献力量,一个月内累计调研古迹200多处,包括安徽省内外近30个地区。
“每年的高考季,都会有很多的家长相约去文庙祈福,我至今还保留着高考前老师去文庙给全班同学参拜祈福用的书签。”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8级的李佳伟此番前去调研的正是家乡的太和文庙,“去文庙祈福对考生来说意义非凡,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
再次去文庙让他感受颇深的是政府在文庙衍生商业街方面的规范化管理。“700多年历史的文庙承载的是太和悠久的传统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让商业化损害了这份传承。” 李佳伟说,“在参加活动之前我并不知道管鲍祠、奎星楼、文峰塔等古迹位于我家乡阜阳,多亏了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对家乡的文化古迹有更多了解。”
8月1日前往旅游局了解情况,2日跟随导游参观,3日调查其历史和经济发展状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9(2)班的许连杰对在三河古镇调研的五天时间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三河古镇将历史古迹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形成了新兴经济崛起小镇,我认为深度挖掘其背后的发展模式对类似的古镇经济建设很有借鉴意义。”许连杰说,“通过走访我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不足,由此产生的紧张感和危机感会有力地督促我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210多处非遗文化填充“安徽非遗地图”
年初,美术学院动画专业2017级的16名学生绘制了一组“安徽非遗地图”,这组手绘地图以安徽地图为基准,多彩的画面中一一呈现出几十个类别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学院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探寻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完善这组“安徽非遗地图”,为传承和发扬安徽省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本来是奔着庐剧去的,没想到有意外收获!”动画专业2018级的卞子林说,自己去探寻庐剧的那天正巧传承人不在家,经当地村民介绍,他又找到了另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泥哨,一种用粘土烧制成型的土制娱乐用品,发音嘹亮,适于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和演奏多种民间小调。
没想到自己的家乡肥西还有着这么一种“稀罕”的非遗文化,卞子林当即就向传承人了解情况。“传承人王老先生非常耐心亲切地给我们普及小泥哨的历史,并且现场捏制给我们看。”卞子林表示,老人很热情,看得出他是真的想让年轻人们认识喜欢上这门非遗文化。“我也真心希望小泥哨能够走向大众,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他说。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花鼓戏感兴趣的呀?”美术学专业2019(1)班的孙逸君准备了几个问题向一些花鼓戏的“戏迷”询问。“淮北花鼓戏粗犷奔放、朴实诙谐的风格表现出了淮北人民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孙逸君默念着在本子上做好笔记。她解释到:“虽然我的家人比较喜爱花鼓戏,但我对它还很不了解,这次调研倒是能够让我深入了解花鼓戏这门优秀的非遗文化。”
孙逸君对淮北花鼓戏的发展现状做了调查。“虽然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但由于其理论研究的滞后没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制约了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她说,“我认为应该关注淮北花鼓戏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地域特点,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扩大淮北花鼓戏影响力,让更多人去了解学习它。”
“学院会根据400多名学生的调研报告和实践作品制作完成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图册以及‘安徽非遗地图’,并于下学期开学时在美术学院展厅举办专题作品展,向广大师生展现每位学子家乡的风采魅力。”美术学院负责人表示。(撰稿:韦明慧 审核:查国平 陈秀)